夫唯農業農產品經紀人網是一個專業的農產品收購,代辦服務的信息網站,為農產品代辦機構提供免費發布農產品供求信息,專注解決原產地農產品供應商與市場批發商的農產品貿易對接、農產品交易、農產品批發等的真實農產品供求信息。
Copyright ? 夫唯農業經紀人網 鄂ICP備2022016574號-2
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,民政部數據顯示,截至2024年底,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2.2億人。如何為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做好服務,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。近年來,隨著人工智能、機器人等技術的迅猛發展,我國多地積極探索發展養老新模式,養老服務正從人力密集型逐漸向技術輔助型轉變。
上海:“智慧”養老院 讓服務更有溫度
上海是全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之一。2022年,《上海市推進智慧養老院建設三年行動方案(2023—2025)》提出,到2025年底,全市至少建成100家智慧養老院。截至目前,前兩批已建成70多家。那么,智慧養老院到底“智慧”在哪呢?科技又如何讓適老化服務更有溫度?
這家養老院里,智能床墊的數據能夠實時傳送到護理員工作站的屏幕上。工作人員對老人的健康狀況一目了然,就能有針對性地護理。
在上海,像這種智慧養老院,智能化設備不只有床墊。比如,這臺智慧體檢設備,老人在檢測完成后會自動上傳數據,并建立健康檔案;在衛生間也設置了自動感應設備,一旦老人出現長時間不移動或跌倒的情況,便會自動報警通知護理員。
智慧化手段的引入,讓有限的人手發揮了更大效能,護理員們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科技無法替代的服務上。
網絡架橋 優質醫療資源“直通”養老院
不斷“上新”的智能設備和系統,提升了養老服務的效率與質量,而針對老年人的就醫問題,上海的一些養老院正在探索“養老院+互聯網醫院”的模式,通過網絡和線下智能終端兩種渠道,將優質的醫療資源送到老人身邊。
崔榮根今年68歲,曾做過心臟搭橋手術,入住這家養老院已經半年了。護理員發現,老人近期血壓不穩,伴有胸口痛的情況,便使用5G診療車,連線三甲醫院專家進行線上問診。
2021年,上海在養老服務機構試點“養老院+互聯網醫院”的模式。如今,老人可以在互聯網醫院進行在線掛號、線上咨詢、接受遠程醫療。完成就診后,處方藥通過快遞送到養老院。同時,養老院醫療中心也可以根據線上就診情況,為老人做心電圖等檢查。
浙江紹興:數智居家 在家養老也安心
從養老院中的互聯網醫院到各種智能設備的應用,科技正讓養老服務變得更加精準、高效。在浙江紹興市柯橋區,一套依托物聯網與數字技術的“數智居家醫養服務體系”,讓老年人在家中也能享受24小時的健康監測、遠程問診和緊急救助服務。
前兩天,浙江紹興市柯橋區柯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“家庭病床智慧管理平臺”發出一條紅色預警,86歲腦卒中患者沈來水的血壓異常升高。值班護士立即聯系醫生,向老人的同住家屬詢問情況。
5分鐘后,醫護人員抵達老人家。經現場評估,老人因情緒波動導致血壓升高,醫生調整了患者的用藥方案。據介紹,這名老人因患有腦卒中,臥床多年,需長期監測身體指標。子女為他申請家庭病床服務后,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他配備了智能監護套裝,并安排了家庭醫生一對一服務。
紹興市柯橋區的每張家庭病床,都對應著云端電子健康檔案,通過大數據將分散的體征數據,轉化為可視化的健康曲線。一旦數據異常,系統會同步向患者家屬、簽約醫生及管理平臺推送三級預警。自2023年“數智居家醫養服務體系”上線以來,柯橋區已服務老人750多人次。
甘肅蘭州:智能餐盤搭配感應秤 銀發餐桌智享“食”光
請升級或更換其他瀏覽器觀看
當智能科技走進老年食堂,會碰撞出怎樣的奇妙火花?刷臉支付、AI 營養師、炒菜機器人,在甘肅蘭州,老年人們的日常用餐正被科技重新定義。
臨近中午,蘭州市西固區西固城街道幸福蘭州長者食堂逐漸熱鬧起來,智能餐盤上擺滿了16道葷素搭配的可口菜肴。
在這里,內置芯片的智能餐盤成為老人用餐的得力 “電子助手”。自主選取菜品后,只需將其放置在帶有感應功能的計價秤上,秤面顯示屏即刻顯示菜品熱量、蛋白質等營養成分,同步完成自動稱重計費。選餐結束,端著餐盤在結算感應區輕輕一晃,“滴” 的一聲,無感支付系統瞬間完成結賬,全程便捷流暢。
菜品制作環節同樣科技感滿滿。食堂采用“人工 + 炒菜機器人”的模式,真人廚師專注備菜,機器人管家精準掌勺。一鍵啟動,機器人便能依據預設程序,精準吸取調料,經加熱攪拌,快速烹制出美味菜肴。相比傳統方式,機器人不僅效率翻倍,還能確保營養膳食搭配更均勻。
智慧食堂的科技應用遠不止于此。借助智能系統,每一頓飯的價格、種類在手機后臺清晰可見。點擊營養分析,還能自動生成每日健康營養報告。從智能結算、機器人炒菜,到精準營養推薦、大數據分析,全方位提升老年人就餐體驗的同時,也讓食堂運營更高效。
硬件與軟件深度結合,這家智慧食堂實現了菜品、出品、口味、質量和服務的標準統一,以科技力量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。
玩轉手機小程序 養老服務一鍵搞定
對老年人來說,便捷買藥也是個大事兒,手機上各類跑腿、代買的App有不少,但有的藥需要處方,有的藥劑量不同,操作起來有些繁瑣。為此,甘肅蘭州的相關部門整合平臺、物業,將手機下單買藥、繳費、維修等生活難題集中在一起,實實在在解決老人“面對屏幕犯怵”的情況。
家住甘肅蘭州市西固區的老人鄭焱正熟練地在手機上操作著,為自己預約藥品配送服務。15 分鐘后,工作人員就帶著剛從藥店采購的藥品,送貨上門了。
記者看到,手機上的這個養老服務平臺,界面一目了然。老人下單后,平臺會根據藥店分布和工作人員的實時位置,自動匹配最優配送路徑,確保緊急用藥2小時內送達,常規訂單次日達。此外,平臺還通過 “AI審核+人工復核” 雙重機制,確保服務精準度,避免因藥品規格錯配等問題引發的風險。
除了送藥服務,該平臺還有陪診、繳費、維修、保潔等多個實用服務與便捷功能,這個以“老人下單—平臺派單—物業接單”為核心的智慧養老模式,讓老年人真切享受到“科技+服務”帶來的便利。目前,該平臺在甘肅省蘭州、武威、臨夏、張掖等9個市州鋪開,共有8萬余名老年人注冊并享受平臺提供的服務。